13154805848
当前位置:首页 >> 蒙医药文化
 
蒙医药文化
 

蒙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蒙医嘎拉哈塔古日(火针)技术

术语和定义

蒙医嘎拉哈塔古日(火针)技术是用烧红的特制针具快速刺激人体相应的穴位(或脉穴,达到治病或防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火针有金针、银针、钢针、钨合金火针等。火针针刺法有直刺法、斜刺法、点刺法、散刺法、密刺法、环刺法等。点刺法适用于穴位,后三种方法适用于疼痛靶点。囊肿和扳机点处,多采用直刺法。

范围

适用于脓肿、血肿、丹毒、疖、痈等皮肤病;陈旧伤、痞、巴木病(下肢静脉曲张;关节协日乌素病(风湿性关节炎、拖赉病(类风湿关节炎、乎朱奈乎英(颈椎病、木仁奈乎英(肩周炎、尼如奈乎英(腰椎病)等骨关节病和白脉病。

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3.1 常用器具

直径 0.3  0.4mm 中细钨合金火针、止血钳、酒精灯、棉球、消毒碘伏、95% 的乙醇、消毒棉签、消毒弯盘、玻璃罐、点火工具、一次性中单、医用氧气等。

治疗室应安静、整洁、阳光照射充足、温度适当,患者坐卧用床椅整齐;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次,每次 30 分钟。

3.2 基本操作方法

3.2.1 术前准备

除了诊断应做的检查、检验外,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糖及心电图等;术前应检测患者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告知患者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签订知情同意书。

3.2.2 器械消毒及准备

高温高压专用消毒柜消毒罐火针、止血钳、镊子、消毒盘等器械。

3.2.3 施术方法

3.2.3.1 准备工作

备齐物品,携至患者身旁。

3.2.3.2 体位及消毒

选定施术穴位或疼痛靶点,取合适的体位。医者用肥皂洗手或消毒液擦拭手,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施术穴位或疼痛靶点用碘伏消毒。

3.2.3.3 烧针及进针

助手手持点燃的酒精灯或酒精棉球;施术者左手固定穴位或标定痛点,右手持钨合金火针,在

酒精灯外火焰上将针尖烧至红后发白,迅速、准确地刺入穴位或疼痛靶点,再快速拔出。肌筋膜协日乌素病(颈背肌筋膜综合征)行火针治疗时,拔出火针后可追罐吸出协日乌素,10 分钟后取罐,消毒。隔日 次,次为 个疗程。

3.2.4 术后处理

火针术后一般无须进行局部皮肤消毒或包扎、贴敷等。如追加拔罐,取罐后要消毒针眼;如行环刺针法,可进行局部消毒,贴敷无菌纱布以免感染。下肢静脉曲张用火针技术进行放血施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基本情况。如正常,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禁忌,让患者稍事休息后离去。做好治疗记录,处理术中使用的器具及一次性耗材等。

3.2.5 护理

起居方面,术后 天避免淋浴或泡澡,以防伤口污染;切勿劳累、着凉、淋雨、剧烈运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避免久站和多走,躺卧时下肢应抬高。饮食方面,忌葱、蒜等辛辣及易引发赫依病的饮食。

常见病操作技术

4.1 巴木病(下肢静脉曲张

4.1.1 概述

巴木病是指机体在外因作用下,精华与糟粕分离受阻,引起希拉热偏盛,侵入血液,导致病血(恶血)增多,病血与希拉相助伤及下肢黑脉、肌肉等引起的以瘀青、红肿、疼痛、黑脉(静脉)迂曲、隆起为临床表现和特点的疾病。本病属蒙医“血症”,与西医“下肢静脉曲张”相对应。

4.1.2 治法治则

清血热,消除巴达干,燥协日乌素,改善下肢赫依血循环。

4.1.2 操作方法

4.1.2.1 施术前远行准备

施术前 天,口服三子汤分离正血(健血)与病血(恶血

4.1.2.2 施术前近行准备

施术前嘱患者少量饮水,适量运动。标定曲张严重的黑脉(静脉)和隆起明显的黑脉(静脉窦

4.1.2.3 操作步骤

患者背对医者,取立位或坐位。医者用肥皂水洗手或消毒液擦拭手,戴无菌手套,常规碘伏消毒施术部位,一般选择曲张严重的黑脉(静脉)脉位或隆起明显的黑脉(静脉窦)脉位。在施术部位上 寸处结扎结扎带不宜过粗、松紧适度,不得使皮肤褶皱,静脉压力高者也可不结扎。助手手持点燃的酒精灯或酒精棉球;施术者右手持钨合金火针直径为0.4mm,在酒精灯外火焰上将针尖烧至红后发白,迅速、准确刺入脉位靶点,再快速拔出整个过程大约只需 ,让血液自然流出(或喷出,待病血呈黑紫色、稠而气味浓自然停止流出后,选择下一个脉位进行施治,总放血量应控制在50mL 以内。一般采用直刺法,进针不可过深,一般为 0.2  0.5cm,以免刺穿血管。施术结束后缓缓解开结扎带,常规消毒伤口,敷无菌纱布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施术部位,或嘱患者穿上弹力袜裤。 次,次为 个疗程,年可治疗 个疗程,疗程间应间隔 周,可连续施治 年。疗程与治疗时间要视病情与身体状况而定。

4.2 肌筋膜协日乌素病(颈背肌筋膜综合征

4.2.1 概述

肌筋膜协日乌素病是机体在外因作用下,精华与糟粕分离受阻,协日乌素偏盛,侵犯颈背部肌肉、筋膜、肌腱引起的以颈背部疼痛、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属蒙医“协日乌素病”范畴,相当于西医“颈背肌筋膜综合征”。

4.2.2 治法治则

燥协日乌素,改善局部赫依血循环,松解粘连,消除钙化。

4.2.3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用圆珠笔或碳素笔标定疼痛靶点处或扳肌点处,用肥皂水洗手或消毒液擦拭手,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标定区域。助手手持点燃的酒精灯或酒精棉球;施术者左手固定靶点或扳机点(或捏起局部软组织或用十字交叉针刺法固定靶点,右手持钨合金火针(直径为 0.4mm,在酒精灯外火焰上将针尖烧至红后发白,迅速、准确刺入靶点或扳机点,再快速拔整个过程大约只需 。为了破坏靶点或扳机点,可重复操作数次,如有协日乌素流出则效果更佳。可在火针点刺或密刺部位拔火罐,吸出协日乌素,增强疗效。一般采用直刺法,进针深度为0.5  1cm(以蒙医取穴尺度为准。隔 日 次,次为 个疗程。

4.3 乌赫日伊力都(银屑病

4.3.1 概述

乌赫日伊勒特是机体在外因作用下,瘀血与协日乌素偏盛,侵犯皮肤,引起头皮、四肢及全身皮肤上出现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本病属蒙医“皮肤协日乌素病”,与西医“银屑病”相对应。

4.3.2 治法治则

清血热,消除巴达干,燥协日乌素,改善赫依血循环。

4.3.3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俯卧位。医者用肥皂水洗手或消毒液擦拭手,戴无菌手套,施术有癣块或长癣部位常规碘伏消毒,采取点刺技术。助手手持点燃的酒精灯或点燃的酒精棉球;施术者左手固定部位,右手持钨合金火针直径为0.4mm,在酒精灯外火焰上将针尖烧至红后发白,迅速、准确刺入部位靶点,再快速拔出整个过程大约只需 ,深度为 0.5cm 左右,以透过真皮层为度。施术结束后,常规消毒伤口。每日 次,可交替选择施术癣块,次为 个疗程。疗程与治疗时间要视病情与身体状况而定。

禁忌证

a)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有出血倾向及晕血者;败血症、血管瘤、肿瘤、精神异常等患者一般禁用火针放血技术。

b) 意识不清,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技术。

c) 体质虚弱、产后、术后或泻法、催吐法、鼻药及灌肠法施治之后,亦禁用火针放血技术。 

d)空腹血糖    8mmol/L     或伴有周围神经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禁用本技术。 

e)巴木病(下肢静脉曲张)行火针时,禁用于血栓斑块形成者。

注意事项

a)术前应做好解释沟通工作,消除患者心理负担,避免术中出现异常现象。  

b)操作时,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伤及其他组织,更不可刺

破动脉。

c)烧针时,应烧到针尖由红变白为度;做到快速进针,快速取针,进针深度适当。 d)火针放血后,应注意血液是否凝固,有无血肿出现。

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7.1 皮下血肿

先给予局部按压及冰敷,2 小时后再给予热敷,或外敷活血化瘀药物等,也可在血肿处拔罐处理。

7.2 晕针

应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去枕、头偏向一侧平卧,如呼吸、心跳、血压平稳,可给予温水或糖水一杯,短暂休息后可缓解。经上述处理无效时,立即掐人中、腕上内外穴(内关、外关、顶会穴(百会,或针刺急症穴劳宫穴、涌泉穴,或立即给予吸氧、静脉推注 20% 葡萄糖 20mL(高血糖者除外。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电话联系急诊科医护人员协助抢救处理。


摘自:《蒙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T/CMAM M10—M20—2019




 
联系我们
  •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E2三层西区193号

  • 电话: 13154805848

  • 邮箱:1804304877@qq.com

关注我们
小程序码 扫码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版权管理 @   内蒙古蒙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4016159号 蒙安
技术支持: 一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