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术语和定义
蒙医京呢乎(罨敷)技术是利用某些物品及蒙药敷于特定穴位或患病部位,通过热冷刺激,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技术。
2 分类
此技术分为热京呢乎技术和冷京呢乎技术。热京呢乎技术是指将盐、沙、青砖、酒、酒糟等物品或相关热性蒙药加热后进行的京呢乎技术;冷京呢乎技术是指将深井水、海藻泥、红黏土、冰块等物品或相关寒性蒙药加以冷却后进行的京呢乎技术。
3 范围
热京呢乎技术适用于巴达干病、寒性赫依病、赫依性刺痛、寒性痞块、寒证赫依引起的多尿和尿频、肾寒刺痛、小便不利者等寒性内脏疾病及妇科寒性病证;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乎朱奈乎英(颈椎病)、尼如奈乎英(腰椎病)、木仁奈乎英(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骨伤、陈旧热等外伤性疾病;胃巴达干、希拉病、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萨病、希瑞萨、尼古仁奈萨、头痛、召格达乎等白脉病;头昏、失眠等精神心理疾病。
冷京呢乎技术适用于希拉性疾病、中暑、脑卒中急性期、热刺痛、鼻出血、烧伤早期、高热、扁桃体术后、甲状腺术后喉部及颈部出血水肿等。
4 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4.1 常用器具
大青盐、暖水袋、花椒、草乌、川乌、红花、昭山白、侧柏叶、小白蒿、透骨草、麻黄等药物以备煎煮或炒制;化学热袋、沙、砖、塑料冰袋、乳胶囊冰袋、粗布袋或帆布袋、电磁炉、不锈钢炒锅、不锈钢蒸锅、一次性医用手套、无菌纱布或毛巾、一次性中单、医用氧气等。
治疗室应安装换气扇,安静、整洁,阳光照射充足,温度适当,患者坐卧用床椅整齐;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1 次,每次 30 分钟。
4.2 基本操作方法
4.2.1 术前准备
除了诊断应做的检查、检验外,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糖及心电图;检测患者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告知患者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签订知情同意书。
4.2.2 施术方法
根据施敷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根据病情,选择冷敷还是热敷,以及选择施敷穴位,再备制京呢乎药物或物品。
热京呢乎:露出选择施术穴位或部位,平铺双层毛巾,将炒好的大青盐或炒制好的花椒、草乌、川乌、红花、昭山白、侧柏叶、小白蒿、透骨草、麻黄等药物,装入较厚的粗布袋或帆布袋,置于平铺的毛巾上进行热敷。一般持续 30 分钟,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应灵活掌握施术时间。
冷京呢乎:露出选择施术穴位或部位,平铺双层毛巾,让患者手持有手柄的乳胶囊冰袋冰敷或用宽带子固定乳胶冰袋冰敷所选穴位或红肿局部。一般持续 20 分钟,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免冻伤局部神经、血管和其他软组织。
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根据病情可持续治疗 2 个疗程。
4.2.3 术后处理
治疗结束后,用毛巾或医用纱布等擦干京呢乎部位,观察皮肤颜色,查看有无水疱或烫伤,如有及时用冷水冲洗或冷敷降温;查看有无冻伤,如有尽快保温。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禁忌,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基本情况。若正常,嘱患者稍事休息后即可离去。做好治疗记录,清洗术中使用制备京呢乎药物或物品的器具,处理其他器具及一次性耗材。
4.2.4 护理
起居方面,术后 3 天避免淋雨、风吹、游泳、浸水等;避免剧烈运动,日晒火烤,防止大量出
汗。饮食方面,忌葱、蒜、姜、茶、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及不易消化或生冷饮食 3 天。
5 常见病操作技术
5.1 胃衰病(慢性胃炎)
5.1.1 概述
胃衰病是机体在寒冷条件下,体内“三根”失衡,“巴达干”偏盛,导致胃火衰退,精华与糟粕分离受阻,引起的以上腹疼痛、反酸、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欲吐、呃逆、嗳气等为主的疾病。本病属蒙医“胃寒性病”范畴,与西医“慢性胃炎”相对应。
5.1.2 治疗原则
祛除巴达干,调理胃火,平衡三根,促进精华与糟粕分离。
5.1.3 操作方法
以炒制大青盐来描述热京呢乎治疗步骤。
备制热敷物品:电磁炉插电,不锈钢锅置于其上,锅微热后将 1kg 大青盐倒入锅中,用木铲或塑料柄铁铲翻炒加热。刚放进锅时,每隔 1 分钟左右翻动 1 次;炒到后面时,可以翻得勤一些,炒至盐发出噼啪响声时即可,或以手触摸烫手为止。
患者取仰卧位,撩开衣服,露出腹部。在其胃腹穴、巴大干腹穴、剑突下穴、痞穴、火衰穴等处平铺双层毛巾,将炒好的大青盐,装入较厚的粗布袋或帆布袋,置于平铺的毛巾上进行热敷。一般持续热敷 3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根据病情可治疗 2 个疗程。
5.2 踝部伤热(急性踝扭挫伤)
5.2.1 概述
踝部伤热是机体在跌打损伤等外因作用下,使踝部肌肉、筋膜、关节韧带等软组织损伤,赫依血循环受阻,引起的以局部疼痛、肿胀,皮肤瘀斑,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为主的疾病,俗称“崴脚”。本病属蒙医“伤热性疾病”,与西医“急性足踝扭挫伤”相对应。
5.2.2 治则治法
改善赫依血循环,清血热,消肿止痛。
5.2.3 操作方法
以乳胶囊冰袋冰敷描述治疗步骤。
备制冰块:在特制有手柄的乳胶囊内装入碎冰块、掺水(各一半)或乳胶囊内装入冷水,冷冻至一半冰一半水。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踝部裹一层毛巾即可。让患者手持有手柄的乳胶囊冰袋冰敷内踝穴、外踝穴,或红肿局部;或用宽带子固定乳胶冰袋冰敷内踝穴、外踝穴或红肿局部。一般持续冰敷 20 分
钟,但以避免冻伤局部神经、血管和其他软组织为度。每日 1 次,7 次为 1 个疗程。
5.3 膝关节协日乌素病(膝关节滑囊炎)
5.3.1 概述
膝关节协日乌素病是由于膝关节长期慢性劳损或因外力挫伤,导致膝关节周围协日乌素增多,膝关节滑膜肿胀、增厚引起的以局部胀痛为主要表现的膝关节滑囊疾病。该病常以膝关节疼痛、局部肿胀、活动障碍、活动或受寒、受凉后病情加重,休息后病情减轻为特征。老年人及肥胖者为常见发病人群。本病属蒙医“协日乌素病”范畴,与西医“膝关节滑囊炎”相对应。
5.3.2 治则治法
改善赫依血循环,燥协日乌素,消炎,止痛。
5.3.3 操作方法
先将电磁炉接上电,不锈钢锅置于其上。锅微热后,将花椒、草乌、川乌、红花、昭山白、侧柏叶、小白蒿、透骨草、麻黄等药物各 20g 倒入锅中,用木铲或塑料柄铁铲翻炒加热,缓慢翻炒至以手触摸时烫手为度,将炒好的药物装入较厚的粗布袋或帆布袋中备用。患者取仰卧位,露出患膝关节,选取双侧膝眼穴、膝上外侧穴、膝上内侧穴和阿是穴,将药袋覆盖至上述穴位,用胶带或绷带固定,进行热敷。一般持续热敷 30 分钟,每日治疗 1 次,7 次为 1 个疗程。
5 禁忌证
a)浮肿、疫热、麻风、中毒症、皮疹禁用。
b)开放性创伤局部、不明病因的红肿疼痛或未确诊的外伤禁用。
c)糖尿病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重度感觉障碍患者慎用。
d)妊娠妇女腹部及婴幼儿慎用。
e)过饱过饥时慎用。
6 注意事项
a) 热敷时,应调整好药物或物品温度,以免过热引起烫伤。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疾病轻重等情况,灵活掌握施术时间。
b) 开放性损伤患者做治疗时,应注意二次损伤。
c)冷京呢乎治疗时,应防止过冷引起冻伤,注意非治疗部位的保暖,防止患者受凉感冒。
d)对感觉减退者,应掌握好温度和时间。
e)热京呢乎施术完毕,应嘱患者注意保暖,出汗后尤其应注意保暖。
7 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a)施热京呢乎术时如有烫伤,应立即施冷京呢乎或凉水冲洗,敷烫伤药等。
b)施冷京呢乎术时如有冻伤,应尽快适当保温。
c) 治疗中如出现心慌、头昏、恶心、大汗淋漓、身体无力、晕厥等不适情况,多因过度紧张所致,应立即停止治疗,去枕平卧、吸氧或补糖水(糖尿病除外)。
d) 若患者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治疗。休息观察后,应根据过敏情况,局部或口服过敏药对症处理。
摘自:《蒙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T/CMAM M10—M20—2019)